以美丽回答一切,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游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22浏览次数:0

这里夜景很美,雨中村外,没进入寨子之前就能感觉到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我在这里观看了苗寨歌舞演出,少数民族的热情,美女如云,还有几十位80岁以上土著居民上台唱古民谣,各种景观都令人震憾。午饭是长桌宴,苗妹唱歌敬酒,让人流连忘返。

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所题:“以美丽回答一切,西江千户苗寨深深地打动了我……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也是贵州苗族聚集较多的地方,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大多都是黑色的,所以在当地称“黑苗”,也称“长裙苗”。

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他们相互之间也会使用苗族的语言,因为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象征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每到黄昏时分,每家每户就亮起了灯。那每一盏灯光连起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再一次感叹这里的美。从观景台看下去,那简直就是一片灯的海洋。早上6点半左右,看着街上匆忙走过的人群,雨中小学生早早的去上学,感受着属于他们的生活节奏。

上午8点过后,我们自由参观,顺着村子的小路慢慢的观赏。

看着千户苗寨四周是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田野和山丘,还有着一块一块绿油油的稻田,山上有着原生态的大片野花和古树,村寨就被围绕在这样的田园风光之中,让人如痴如醉,这时候内心里不禁想到“不辞长作西江人”的愿望。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远离了喧嚣、烦恼。放下一切只为感受生活。

看这些“苗妹”,真是很漂亮了!

站在西岸的观景台上,入眼的便是层层叠叠的青瓦屋顶,沿着白水河两边了山修建的,蜿蜒盘旋,就像一幅美丽的油墨山水画,那千余户一间间、一幢幢具有苗家特色的吊脚楼,就在告诉世人苗族人民几千年的厚重历史。也在展示着这一古老建筑的古韵之美!

巧遇老人们在唱苗族古歌,这是属于他们娱乐的一种方式。


苗族大妈聚在一块儿做针线,有说有笑,但是她们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场由当地苗族同胞表演的民族歌舞节目,苗族人自己表演的歌舞节目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的人文风情。

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苗族古歌有四部分,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徙史等)能就此传承下去,也是一大功德。让到寨中的人了解他们。遇到特别活动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现,还是能够看到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是重要的欢迎仪式。

看着这些能歌善舞的,都是真“苗妹”吗?

看完表演,这里有著名的苗族长桌宴,作为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长桌宴通常用于结婚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请活动。不过现在苗寨已经转化为商业经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长桌宴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了。她们一边倒酒一边歌唱:欢迎你到苗寨来,醇香米酒迎接你,你喜欢来一杯,不喜欢喝两杯,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三杯……”

每一个苗寨,都是一种文化,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千百年苗寨的历史,西江苗寨有着原生态灿烂的苗族文化,那份神秘、古朴、厚重、自然和宁静,让我们不愿离去,我不知道这里和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谁更漂亮,但是我知道,这里也一定是一方理想中的家园。当我从自己的所看所听了解了她,她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更是对我未来生活的指示和鞭策,这是一部民族悲壮的史诗,这是一个民族壮大不屈的意志!

再见了,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




(文:罗文凤) 

(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韦安娜) 

(责编:李湘婷)

 


CONTENT EN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