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就勉励我们要勤读书,而且要读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书,与书为友,寻求不一样的知识与乐趣。近期闲下心来,读了鲁迅先生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虽然这本散文集规划为初中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可是作为大学生的我,直到现在才把这本散文集看完,我想即使现在的我读完后仍然有读不懂、理不透的地方,更何况初中生,肯定很多地方理会不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和所要表达的。
鲁迅先生是众所周知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本名周樟寿,字豫才,后又名周树人,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主将,是推进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国手,正如毛泽东所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现在很多人将大学生活用鲁迅先生的作品形容: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朝花夕拾》、大四《伤逝》,这就很形象的表达出大多数大学生大学生活是碌碌无为的。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等组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写了他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又真实地抒写了戊成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良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角。《朝花夕拾》这一组文章,其先后的安排基本上是以作者的童年青年的生活轨迹为依据的,从1887年他初读《鉴略》到1912年范爱农之死,即从他年到辛亥革命之后,历时达二十余年。第一篇到第六篇主要写童心世界,第七、八篇写青年时代面临的人生道路的抉择,第九、十篇怀念师友,回顾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经历。篇与篇之间也有脉络可寻,有些事件或人物在不同的篇章中前后出现,彼此是有些照应和关联的。如第一篇《狗。猫。鼠》中提到保姆阿长,第二篇就是专门回忆《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结尾写到衍太太,下篇《琐记》就以“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来开始。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但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文:王华)
(图:王华)
(编辑:赵越)
(责编:李湘婷)
CONTENT END